金秋时节,稻菽飘香,鱼米之乡又迎来丰收之年。
更让人振奋的是,10月下旬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“沉甸甸的数字”:今年前三季度,全省生产总值73808.8亿元,同比增长2.5%,高于全国增速1.8个百分点。
从一季度下降5.0%、上半年增长0.9%,回升至前三季度增长2.5%,我省经济走势实现了“V”型反转。不仅如此,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新增就业96.5万人,实际利用外资220亿美元,新增国内上市公司48家、科创板上市25家、新三板挂牌16家,均居全国第一。
这是江苏在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战果的同时,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的又一份“高分答卷”,体现了经济大省的底气、韧劲和担当:改革为全国探路,发展同样要为全国大局多挑担子。
这份答卷、这份担当,凝聚了八千万江苏儿女的信念、心血和汗水。往事如昨,历历在目。我们记得真切,疫情防控紧要关头,奋战抗疫一线的江苏医务人员、干部群众夙兴夜寐、众志成城;我们同样忘不了,推动复工复产复市,全省上下一心,从企业主体到各级政府部门,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的决策部署,勠力同心、呕心沥血。
回首经行处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展望未来路,咬定青山不放松。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“双胜利”,江苏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破浪前行。
全力战疫情,一着不让抓复工复产
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、感染范围最广、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。省委、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,奋力夺取江苏和支援湖北两个抗疫战场胜利,体现了东部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、应急动员和社会治理能力。
在另一个战场——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恢复中,江苏更是见事早、行动快,有力有序、一着不让——
早在春节后刚上班的1月31日,省委常委会就提出,积极应对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,支持企业渡过难关。
2月2日,苏州出台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十条政策意见。“苏惠十条”被商务部点赞。
2月12日,省政府在同一天发布两大高含金量重磅政策——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的“苏政50条”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缓解疫情影响的“惠企22条”,为企业复工复产送去及时雨、破阻器、定心丸。
2月19日,我省根据疫情风险等级,明确了差异化防控策略,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。把传染源都控制,把传播途径都阻断,把感染者都隔离,江苏有信心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。
财政哪怕过“苦日子”,也要坚决把企业“扶上马”。从1月底到3月上旬,我省各级财政拨付抗疫资金57.9亿元。全省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、抗疫有关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,累计750亿元。
这些“真金白银”,真如雪中送炭。连云港塔山湖柳工艺品公司由于欧洲订单取消和延迟,资金链面临断裂,享受惠企退税310万元后,一下活了。农行无锡分行“扫园区”寻找企业资金需求,主动为中小企业贷款1亿元。苏州工业园区执行“一个月房租免收、两个月房租减半”政策,为中小企业减免房租4亿元。
“起步就冲刺”,“千方百计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”。二、三月,我省各地都在紧锣密鼓推进复工复产、复商复市,稳岗资金送上门来,防疫物资优先保障,产销链条帮助衔接。为了接外地员工复工,政府组织打“飞的”、开“专列”、发大巴。2月21日上午,南通市首批25辆大巴赴洛阳、宿州接送员工。同一天,160名云南籍务工人员乘坐专机降落盐城国际机场,脸上露出“回家的微笑”。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,江苏都让人“妥妥地放心”。
稳住经济基本盘,重大项目是“压舱石”。2月13日,省发改委发布《2020省重大项目编制推进情况》,总计划投资5410亿元的220个省重大项目,从3月12日计划出台,到13日省长办公会审议通过,再到14日对外发布,环环相扣、一天不让!无锡华虹集成电路、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、沪苏湖高铁等一大批投资大、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快建设。
用电攀升、交通回暖、产能提升……人们熟悉的生活、习惯的节奏又回来了!到3月中旬,我省规上企业已全部复工。截至3月底,全省220个重大项目开复工数量、用工数、投资额已达去年同期。对此,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组给予了积极评价:(江苏)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,创造积累了好经验,令人振奋、鼓舞信心。
江苏不仅要“抢回被耽搁的时间”,还要在“抢”中促转型、在“拼”中寻先机,在复工复产中催生各类“新经济”“新产业”“新消费”。3月10日,南京举行“招商突破年”动员大会,立下万亿元招商“军令状”,4月11日又举行“四新行动”动员会,推动城市转型、扩大内需。苏州市3月18日发布“营商创新大会”3.0版,为客商提供“最优最热”投资环境,4月18日又部署打造“产业大脑”,建设“产业链强市”。
产业链提升,“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”
还在疫情防控期间,昆山市围绕伟创集团上下游企业,画出产业链“树状图”,梳理出47家一级供应商、200多家主要二级供应商和外地6家重要配套商,保障物流通道和原材料供应,企业很快“满血复活”。
像服务伟创集团这样,我省围绕龙头企业、重大项目、重点产业链,打通堵点、链接断点,推动上下游、产供销、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生产,这成为我省奋力夺取“双胜利”的一条宝贵经验。
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“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”。“甲板、舷梯、玻璃幕墙这些从国外采购的设备无法正常到货,直接影响到公司邮轮系列船、风电安装船顺利交付。”回忆上半年,招商重工(江苏)公司副总经理徐戎“心有余悸”。
我省造船业手持订单量占全国近半、全球1/5,却存在相当多的“卡脖子”环节。其他不少行业也存在“短板”和“软肋”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全国第三,产业链完整但并不牢靠,“B型漏电保护器”等环节存在断供风险。作为化工大省,高性能纤维、高端膜材料等高端材料还依赖进口。
深刻的教训表明: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,对于增强自主可控能力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多么重要。为此,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,要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作为谋划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大坐标,突破瓶颈,补齐短板。
补短板,首先需摸清“命门”找“堵点”。“眼下,我省正重点围绕80个关键技术项目和1000余个基础研究项目组织攻关。”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宣烨说。
补短板,更需攻坚“断点”和“痛点”。5月,工信部批复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落户无锡。“中心采取‘运营公司+产业联盟’模式,集合全国71家产业链上下游单位,在‘国字号’平台上迅速‘卡位’,‘雁领’全链提升,确保产业自我循环。”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秦舒说。
纷繁世事多元应,击鼓催征稳驭舟。瞄准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,我省各“经济重镇”快速行动、密集互动——
5月8日,苏州产业链合作云线上线下同步举行,弈端影像公司总经理许义找到了替代进口的一体成型纤维板供货商。多年工业产值“3万亿+”的苏州,倾力打造生物医药、高端医疗器械、智能装备、新型显示等5条千亿级产业链,各环节重点企业在苏州的分布、上下游供需情况“一图尽收”,原材料供应、技术攻关、人才引培优先保障。
7月,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南京有了“新职务”——“一肩双挑”担任南京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“链长”。南京明确多位市领导担任8条产业链“链长”:一条产业链,一位市领导,一个工作专班, 助推产业主营收入年增长20%,力争到2025年,核心技术自主可控,产业链安全高效、产业生态循环畅通。
杭州和无锡,一个在互联网经济乘风破浪,一个在物联网领域砥砺前行。8月21日,无锡(杭州)数字经济交流合作洽谈会在杭州举行,杭州的上云经验、对消费者的理解,加上无锡的制造场景、数万有待上云的企业,演绎数字共生“双城记”。两个“万亿级城市”签订合作项目47个。
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后,我省各设区市党政代表团密集开展走访交流、洽谈合作,先是省内,接着又前往上海、杭州等地。“城际协作越密切,产业链越强大,产业循环才能越安全、越稳定。”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说,以省内循环为牵引,支撑国内循环,我省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在省内、长三角和全国的协作配套,打造产业升级版和高端制造业发展高地。
推进“双循环”,“江苏明天更美好”
不久前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,9月全省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3249.9亿元,同比增长3.8%,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。
来自“外贸战线”的数据同样让人振奋:前三季度,全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.8%,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。
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我省内外“两个市场”双双告捷。
发力国内大循环,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,多措并举、创造条件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培育消费热点,提升消费热度,提振信心、拉动投资。
“五一”开始,每晚八点半,苏州市观前街、碧凤坊、山塘街、金鸡湖等景点街区夜市如昼、游人如潮,夜游、夜购、夜娱、夜宿项目悉数登场。缤纷的节目、火热的人气,拉动了苏州“夜经济”。
从“姑苏八点半”到无锡“今夜梁宵”,从“夜之金陵”到扬州“二分明月”,我省众多城市纷纷打造“夜经济”,市民游人逛夜市享美食风情,坐游船赏城市夜景,进剧院看夜场演出,泡书店品夜读书香,夜间消费节节攀升。最近公布的国内“2020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”中,无锡、南京、苏州齐上榜。
从“夜经济”启动到消费券发放,从市场准入便利化到推动出口转内销,我省消费市场加速“回血”,市场主体“快生多生”。全省各地累计发放消费券27亿元,撬动社会消费300亿元。6-8月“品质生活·苏新消费”127场消费促进活动,吸引了10万企业参与,全省累计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环比3-5月增长14.7%,同比增长6.2%,恢复到去年增长水平。双节长假期间,全省游客量4663万人次,旅游收入512.6亿元,又为全国第一。
“江苏拥有1162万市场主体,作为经济大省、消费大省,内需市场巨大。”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耿强说,江苏开放程度高、制造业规模大、产业体系完善,不仅是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、联结点,同时也是这些产业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,是国际资本抢滩中国的必争之地。
3月13日,李克强总理发来贺信,祝贺星巴克中国“咖啡创新产业园”签约落地昆山。该项目是星巴克在美国本土外最大的一项生产性战略投资。
苏州“开放合作全球热力图”的发布,有力推动了“双循环”。今年前8个月,苏州实际利用外资49.9亿美元,同比增长30%。
在盐城经开区,韩语标牌、韩国元素随处可见,1万多韩国人在这里“找到家的感觉”。10月30日,第二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在盐城举行,300多家企业、500多家境内外采购商参会,现场发布了3383个韩资企业人才需求目录。
从利用“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”,到“以我为主”双循环相互促进,对开放大省江苏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今年以来,苏州、无锡、泰州、南通等市纷纷出台稳外贸扶持政策。为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渡过难关,7月1日,我省出台“苏贸贷”升级版。8月4日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支持适销对路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。
自贸试验区是江苏开放的最高平台。成立一年来,我省首创改革举措60余项,总结形成115项制度创新成果,今年1-8月,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分别占全省的11.1%和13.3%,3个片区新增市场主体3.3万家。
开放的江苏,永远张开双臂拥抱世界。3月2日,正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,省委书记娄勤俭、省长吴政隆致信在苏外资企业:外商投资企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将积极开展针对性服务,携手并进、共克时艰,相信经过共战疫情的洗礼,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。
风雨过后是彩虹,投资江苏,扎根江苏,明天一定更美好!(顾巍钟 付 奇 赵伟莉)
(责编:萧潇、张鑫)